撕掉市場老二的標籤 這些事都是全家先開始做的!

「全家就是你家」的廣告深植顧客心中,卻難以擺脫市場老二的印象,全家成立三十年,有哪些創新決策,讓全家不再只是後進者?面對新零售、電子支付、數位轉型的挑戰,全家又將如何應戰?
「我們是second mover(後進者),如果一直跟著前人的做法,大概走不出一條路,」訪談一開始,全家便利商店會長潘進丁就直言,市場老二的經營哲學是必須不斷研究,找尋各種創新的可能性。
1988年12月,台灣第一家全家便利商店開幕,是日本全家建立的第一個海外據點。同年,也可以稱為台灣流通業元年,百貨、超市、便利超商等流通業的質變與量變同時啟動,「這應該算是台灣的第一波新零售,」潘進丁如此定位他親身參與的這波變革。
30年前的台灣流通業,以傳統的小型零售店為主,但台灣處於經濟高成長期,既有柑仔店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。看到這波需求轉變的是外商,再加上政府對外資管制適時放寬,而台灣市場規模不大、人口密集,非常適合外商流通業作為進軍亞洲市場的基地,潘進丁分析。
台灣第一波新零售革命來臨。
兩大創新,站穩新零售浪潮
這個階段的全家便利商店,跟著大隊超商新兵們起跑,潘進丁與台灣團隊都是零售業生手,也直接從西武集團引進日本籍顧問,協助建立連鎖便利店、系統與物流體系,並且成立台灣第一家專業物流公司「全台物流」。
這是第一個決策拐點:當時只有8家門市的全家,成立物流中心,打破傳統零售業經營模式,由品牌商直接出貨到物流中心,再配送到門市的做法,有必要嗎?「這的確是決策的關鍵思考,究竟應該在規模還小的時候就建立基礎建設?或等有需要時再開始進行系統建制?」潘進丁指出。
其實不只物流體系,在台灣還沒有條碼系統時,全家就開始研究簡化營運複雜度,甚至自行印製商品條碼,要求門市人員使用條碼來訂貨與銷售、庫存管理,每家分店裡面都有一本條碼簿,用來對照商品名稱與條碼。
下一個拐點,出現在1998年左右,全家從「追求便利性」進入「提供差異化商品及多樣化服務」,重新定義「便利超商」。
首先是在店中引進ATM、Kiosk,吸引消費者進店,帶動產品銷售。全家也是第一家提供代收服務的便利商店,從代收台北市停車費開始逐步延伸,2017年全家的代收金額高達3600億元。這個決策,擴增便利超商的功能,也重新定義超商成為「街區服務中心」。(延伸閱讀:超商工作很血汗?全家老闆用這招來改善)
而這兩個決策對於全家如何站穩新零售浪頭,其實有著極為關鍵的影響。
潘進丁分析,無論是科技大咖跨界而來的「非典型零售商」如亞馬遜,或是擅長從原料、商品製造一路到銷售的實體通路,在全球運籌的發展下,物流一定是兵家必爭之地。
而這兩年積極發展數位化的全家,將點數、咖啡寄杯電子化的創新做法,讓市場相當驚豔;但實際上企業內部正在研究的是因應高齡化、少子化時代,街區服務如何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,進而創造新的商機。
從「柑仔店」時代一路走入新零售大浪中,全家的「半步行」哲學,如何落實在重要的策略拐點上?面對無人店、電子支付、電商等新型態運用,應如何評估台灣超商產業的下一步?以下為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黃日燦(以下簡稱黃)訪談潘進丁(以下簡稱潘)的精華摘錄。
黃:1998年,全家成立10年,你開始做營運上的轉型,走一條跟同業不同的路,那時為什麼會想這些事情,做的是什麼?
潘:全家面臨的情況是,有一個同業領先我們10年,是市場上的先行者,我們是second mover,如果一直跟隨前人的做法,大概走不出一條路,所以我們在內部一直研究創新。
怎麼創新?便利商店的第一個階段就是賣食品、日用品、鮮食跟報紙雜誌,賣商品想有差異化,其實難度滿高的。所以我們開始研究,便利商店顧名思義就是要便利,我們的消費者生活上還有什麼不方便?
剛好那個時間點,台北市政府進行路邊停車改革,想找通路代收路邊停車費。問題是,停車單上並沒有條碼,手續繁瑣、單筆金額又小,所以一開始沒有通路願意接手,但我們認為這是消費者很大的不方便,便自告奮勇跟市政府簽訂代收合約。
現在大家很習慣到便利商店繳費,其實本來只是想提供消費者方便,但後來變成很重要的業務,也賦予便利商店新定義。
了解顧客行為,更能掌握需求
黃:便利商店有沒有可能在金融商品或金融服務方面,再往前走更大的一步?
潘:基本上,流通業就是要跟消費者的生活型態結合,談到金融服務,代收只是其中之一,現在的支付工具不是只有現金,我們店裡現在可以使用的支付工具有好幾十種。
未來會把支付跟顧客管理系統(CRM)結合在一起,要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,就必須了解每個人來店裡的消費行為,所以金融支付改變的話,我們會更知道消費者需求在哪裡。
國外有很多的流通產業,事實上是在做銀行。像日本7-Eleven就有個Seven Bank。我們在紅利點數、電子支付的部份,現在已經推動非常多的服務,也跟很多銀行業者建立策略聯盟。FinTech是一個趨勢,流通產業不會缺席。
黃:我也注意到現在的便利商店,愈來愈多有椅子,有了椅子就能聚集更多人。也說不定將來很多人到便利商店去談事情、約會,說不定還變成創新的據點?
潘:我覺得不無可能,因為便利商店從早期的物品銷售走到服務,接下來還有休息區,不只上班族,黃昏時學校下課,很多小朋友還會到店裡等媽媽。
最近在講便利商店會不會走向無人化,當然很多的數位轉型會出現,但基本上便利商店面對面的服務,就是有人情溫暖的感覺,是這業態裡非常重要的。
超商希望成為全方位生活解決方案(life solution),滿足顧客生活上的需求。(延伸閱讀:無人商店取代人力?全家董事長葉榮廷:「無人」不是重點,消費者體驗才重要)
黃:新零售,現在是百家爭鳴,從便利商店的角度來看,你怎麼看數位、電商的影響?如何創造零售經營模式再一次的創新?
潘:新零售,是由阿里巴巴的馬雲提出,他認為必須讓電商跟實體結合的新型零售才有未來。從美國的例子,有亞馬遜這麼強的網路公司,再加上其他線上業者強力搶攻零售市場,但美國電子商務佔整個總零售大概只有8%、9%,9成以上營業額還是在實體。所以線上業者大概採取3個方式去攻實體通路:併購、策略聯盟、自行開店。
沃爾瑪面對電商強大的壓力,也不能坐以待斃,它併購了包含Jet.com在內的幾家電商,因此在電商部份去年大概成長69%。實體零售業靠自己研發,或是做小型店,效果都很有限,還是用併購的方式才有成果。
虛實之爭,超商如何應戰?
台灣電商的比例,在亞洲算高,但未來要再繼續成長,它也不得不跟實體通路有部份合作。
台灣的實體通路,以公司規模來看,並不會輸給電商,所以「虛」要併「實」的話,難度還滿高的。我覺得採策略聯盟的方式比較有機會,虛擬要全部把實體吃掉,基本上不太可能。
特別是便利店的密度高,目前電商實體商品的運送有兩種方式,一種是送到家,一種就是到店裡去取。店取費用較低,對消費者而言也感覺比較安全。而全家則是最早推出「店到店取貨」,這對於網路平台的小賣家,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通路。(延伸閱讀:台灣超商密度世界第一,獲利又好 怎麼辦到的?)
簡單而言,台灣跟其他大陸型的經濟體不一樣,有非常發達的實體通路,未來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也許會不太一樣。
黃:剛談到很多你成功嘗試所帶來的跳躍成長,但這30年來有沒有錯誤的決策經驗?
潘:其實這30年是一連串錯誤的累積,以及從錯誤中學習的經驗。例如手機剛出現時,我們內部也研究,可不可能賣3C產品?3C產品單價跟毛利都高,而且已經規格化、不需要很多的說明。感覺很不錯,於是我們就進貨了,因為單價高,當然庫存的金額相當龐大。
沒想到3C產品的更新很快,所以東西還沒有開始賣,另一個新型的手機已經上了,新型一上來舊機就賣不掉。因為我們是買斷,所以這個決策造成公司非常大的損失。後來我們就學會,3C產品不要實體上架進貨,最好是預購。
最重要的學習是,決策不可脫離消費者。你可以領先一步,不要領先太多步。日本有一句話叫「半步行」,就是領先半步就好,你比消費者領先太多的話,接受度還不到的時候,學習成本會太高,這是我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的重大課題。
全家便利商店
成立時間/1988年8月
會長/潘進丁
董事長/葉榮廷
2018年合併營收/717.21億元
2018年EPS/7.23元
產業地位/全台總店數達3378家,僅次於統一超商;數位會員數逾800萬人,超過其他3家超商總和。

【天下雜誌671期。溫怡玲(2019.04.23)。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4850】


連鎖企業品牌故事

潮流探索

推薦刊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