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業從愛美做到愛吃 美髮龍頭曼都接班,為何傳女不傳子﹖

曼都國際集團董事長賴淑芬的接班之路,從擔任父親「台灣美髮教父」賴孝義的司機兼秘書、接受貼身魔鬼訓練開始,25年來歷練過所有部門,帶領集團從單一品牌擴張成多品牌,店數翻5倍。不遵守「父規女隨」,她如何溫柔改革曼都?
3個月前,身穿黑洋裝搭配鵝黃風衣的曼都國際集團董事長賴淑芬,從前理事長、阿瘦皮鞋董事長羅榮岳手中接過印鑑,正式成為台灣服務業第一個、也是最大的「連鎖加盟協會」創會28年來第一位女性理事長,旗下會員企業營業額加起來高達2兆。
交接典禮現場歡聲雷動,喝采聲不斷,她77歲的父親、曼都國際集團創辦人賴孝義坐在台下,只見他嘴角微微牽動,內心的澎湃和激動,外人無法理解。
長達25年,他把賴淑芬帶在身邊,手把手苦心栽培,直到3年前才放手讓她接班。
她帶領曼都從單一品牌擴張成多品牌,20年店數翻5倍,海內外分店460家,穩居國內美髮產業龍頭之餘,還跨足醫美和食品業,年營收50幾億,甚至準備IPO,可說是青出於藍。
傳統大男人又崇尚日式管理思惟的賴孝義,從不主動說女兒好,但女兒的點滴努力都看在眼裡。問他滿不滿意女兒接班後的表現?賴孝義連說3次,「很好、很好、很好!」
傳女不傳子,手把手從頭栽培
很多人對賴孝義有同樣疑問,明明賴淑芬上面還有個大哥賴志郎,為什麼事業不傳給兒子,反而欽點二女兒為接班人?
「大陸是全新市場,讓兒子去吃苦開創,女兒嫁了人,總不能拋夫棄子,台灣是曼都根基,二女兒來管,有問題爸爸在身邊幫忙,」賴孝義透露,兒子個性比較剛硬,女兒圓融一點,美髮是人的行業,不能硬碰硬。
賴淑芬和父親專程到信義創始店,接受《天下》專訪。一身剪裁合身的黑色西裝褲裝,搭配俐落短髮,完美展現女強人氣勢,但猛然低頭看,她腳上竟蹬著一雙不搭嘎的白色跑步鞋。
「我每天都要巡店,穿步鞋比較方便,」賴淑芬理所當然說。一旁整合策略處處長陳芝薰補充,賴淑芬力行走動式管理,最高紀錄一天巡30家店,400家店一年至少去一次,傾聽第一線員工心聲。
賴淑芬好友、管家婆科技董事長翁素蕙觀察,賴淑芬有超強的體力和毅力,「她可以一早從台北下台中巡店,中午又出現在台北聚會。」
當賴淑芬和父親合照,這對「前世情人」的互動看起來卻有點彆扭,「我很少跟他拍照,我跟他不親,」賴淑芬毫不忌諱在眾人和父親面前說。
這對父女的情感糾葛,要從賴孝義創業說起。被喻為「台灣美髮教父」的賴孝義,小學畢業後,自苗栗北上學藝,從洗毛巾的美髮學徒做起,2年後升上設計師。1966年,在台北信義區創立第一間曼都髮廊,剛開始只有20坪,容納7張椅子和8位設計師,憑著精湛手藝和努力不懈打下根基。
「以前我有5、6個助手,一天服務100多個客人,」20歲開始拿剪刀、50歲封刀的賴孝義得意說,自己當年被稱為「魔手」。
站在信義創始店2樓,賴淑芬回想,以前1、2樓是營業現場,3樓是美容室,4樓是員工宿舍。
創業維艱,她們3兄妹跟著員工住在木板隔出的夾層,父母工時長,她們一起吃外省伯伯燒的員工餐,打掃阿姨忙不過來,國小的賴淑芬還要幫忙洗燙髮捲。
魔鬼訓練,從爸爸的司機兼秘書做起
賴淑芬從小看到的父親,都在工作,相處時間很少,「我一年只跟他吃一次飯,」她說,除夕回苑裡吃年夜飯,隔天又搭車回台北上工,「我是來曼都才跟他講比較多話。」
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畢業後,賴淑芬本來在父親好友戴勝通的三勝製帽做行銷,還派駐美國一年。
1994年,賴淑芬被父親叫回台灣,從父親的司機兼秘書做起,接受一對一調教。
賴孝義對女兒非常嚴格,白天上班,晚上念卡內基總經理特訓班,假日還得載父親去巡店,幾乎是全年無休,一星期只剩週日早上能跟當時男朋友、現在的老公約會。
「做事業不能講辛苦,不然就不要做,」有拚命三郎之稱的賴孝義,想補足賴淑芬實務的不足。連寶雅董事長陳建造都看不下去,直言何必讓女兒這麼辛苦。
27歲的年輕女孩,難道從沒抵抗過?「我算滿順從的,」賴淑芬嘴角的梨渦陷得很深。
從企劃、財務到營運,賴孝義讓女兒歷練過所有部門,13年後才掛上總經理頭銜。但擁有經營專長的賴淑芬不遵守「父規女隨」,勇敢走自己的路。
大膽革新,鬆綁父親管理思惟
賴孝義時代採軍事化管理,員工要穿制服,頭髮不能過耳際,還要化大濃妝,管理風格就像軍訓教官,開店前要開早會、唱歌答數,唱的是「曼都之歌」。
賴淑芬不諱言,剛來時感覺「怎麼那麼老套!」後來她鬆綁規定,下半身由員工發揮創意,妝也只要不素顏就好。對她而言,每個人都有適合風格,自己感覺自信,才有辦法傳遞給客人。
以前為了拚業績,賴孝義堅持週五至週日全員禁休,但設計師多半是女性,有了家庭就會鬧革命,為此離開的員工不在少數。
同為職業婦女,賴淑芬將心比心放寬規定,交由店長協調彈性休假,讓員工兼顧家庭和工作,流動率驟降,凝聚力也提升。
大膽改變父親創業以來的做法,賴淑芬花多少時間說服?
「沒有說服,就不管他,」賴淑芬像個任性女兒。她坦言,父親難免叨念幾天,忍一下就過了,「反正他也拿我沒辦法,」人高馬大的她,眼神閃過一絲慧黠。
賴淑芬說,女性優點就是不會硬碰硬,即使唱反調,也不會讓人感覺是唱反調。
但賴孝義始終堅持,當主管要有主管的樣子。賴淑芬孩子還小時,偶爾比父親晚到公司,父親會提醒,主管最好比員工早到。
「我也不過9點多上班,」賴淑芬苦笑。
賴淑芬也並非全然否定父親訂下的規矩。賴孝義當年擔任總設計師時,遇到好幾次學徒出師後到對面開店,把客人全帶走,讓他體悟分享利潤的重要。
首開美髮界先例,讓員工入股
1978年,賴孝義創台灣美髮界先例,讓員工入股,店長和一定年資的設計師,都能持有一家店股份,員工和曼都成為生命共同體,不再只是為公司賣命。賴淑芬當家後,更把員工持股比例從3成提高到7成。
影響最大的股東當然群情激憤,她拍胸脯保證,獲利不會降低。然而,3成股份要拿到和7成股份一樣的獲利,談何容易,拚命開店外,她也調整策略,增加客人到店頻率及平均客單價。
最快方式是拆解服務流程和增加產品多元性。例如以前曼都只有洗髮、剪髮,賴淑芬推出頭皮護理、紓壓療程等,又增加產品銷售,成功提升門市營業額。
中國大陸也複製台灣這套內部創業模式,目前在上海、北京和福州,擁有60家直營店。
商學院出身的賴淑芬,沒有美髮設計經驗,公司資深主管都是把她父親當老師的叔叔、阿姨,當她對品牌有新的經營想法,常受質疑,店面員工又從15歲到70歲都有,管上管下都困難。
賴淑芬的EQ很高,帶年輕人做電腦系統化、品牌形象重塑,讓年輕人改變那些叔叔、阿姨,後來資深主管都對賴淑芬信服得不得了。
這些叔叔、阿姨對賴孝義都很感恩,因為不只學技術,賺到錢改善家庭,他也很願意砸學費,每年找外國設計師進行教育訓練,讓員工吸收流行新知。
破除美髮「不入流」刻板印象
賴淑芬就算再忙,每年都會抽空帶兩團設計師出國,她還充當翻譯,就是希望員工從曼都獲得的不只薪水,書念得不多,靠著多看、多聽再學習,仍有機會提升自我。
「剃頭吹鼓吹,天下第一衰,」賴淑芬引用早年民間俗語,說明老一輩瞧不起美髮業,她和父親聯手扭轉美髮業給人不入流印象,提升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。
雖是創辦人女兒,賴淑芬的親和力很強,又善於傾聽,巡店時員工什麼話都會跟她說。
賴淑芬說,美髮業員工大多來自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,年紀輕輕就離鄉背井討生活,她希望補足員工家庭的不足,當他們媽媽,或是姊姊。
「她是獅子座,卻有貓的細心和體貼,」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齡觀察。
賴淑芬也無愧於「美髮教父之女」的名號,購併及自創第二品牌,在業界首創建立多品牌模式。只不過,初次購併貝詩髮藝,就踢到鐵板。
原因是她購併貝詩後,撤銷總管理處,導致舊員工惶惶不安,紛紛離職,半年內13家店就收掉5家。
後來第二次購併麗的髮型,她不再重蹈覆轍,維持原品牌文化,更創立Air、點線等年輕品牌,區隔市場做分眾經營,唯一共通點是,不做低價競爭。
跨足食品、醫美,賺女人財
深耕美髮業後,賴淑芬開始橫向發展,跨足食品和醫美領域,「女人就是愛美和愛吃,」她話說得理所當然。
收購小美冰淇淋,主要是賴孝義想幫朋友,沒想到70年老品牌很爭氣,今年在全聯獨賣的黑糖珍奶冰棒,熱賣120萬盒,創造上億的好成績。再加上販售冷凍包子麵點和珍珠的晶鈺食品,食品營收超過10億,佔集團營收25%。
7年前又切入醫美市場,避開競爭激烈的肉毒桿菌針劑紅海市場,專攻跟頭髮有關的植髮、植睫毛。
名留集團董事長鄭茂發指出,近年台灣美髮業面臨飽和,很難有2位數的大成長,朝多元化發展是必然,「曼都是美髮業第一例,之後會有更多同業追上。」
但賴淑芬仍設法創新本業,重新定義美髮店為「流行休息站」,除了讓女人變美,也能在忙碌的生活中好好休息。
她把客人座椅間距離拉大,又闢出植物牆,增設咖啡吧,以膠囊取代三合一咖啡,還有花茶,營造讓客人徹底放鬆的氛圍。
賴淑芬2016年升任董事長後,賴孝義幾乎不再過問公事,但仍天天進公司,沒事就去巡店,偶爾看到市場動態,還會寫小紙條提醒女兒。
賴淑芬拿起紙條說,內容大部份是做人處事及經營公司的要點,最後還工整署名「賴子曰合掌」,「不過再怎麼寫也是那些啦,」登高一呼就能左右台灣服務業的女強人,瞬間又變回跟父親耍賴的小女孩。

曼都國際集團
創立/1966年
董事長/賴淑芬
旗下企業/曼都髮型、麗的髮型、Air Hair Salon、貝詩髮藝、點線(女性美髮品牌)、Brober(男仕專業美髮)、樺美食品(小美冰淇淋)、台塑食品(羊肉爐等火鍋鍋底)、晶鈺食品(水餃、包子)

賴孝義
出生/1943年
學歷/國小畢,台大企經班
經歷/曼都國際集團創辦人

賴淑芬
出生/1967年
學歷/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
經歷/三勝製帽業務經理,曼都國際營業協理、副總經理、總經理、董事長

【天下雜誌。王一芝(2019.07.29)。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6214】

連鎖企業品牌故事

潮流探索

推薦刊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