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神之戰 互聯網大廠跨界造車

自百度、小米之後,滴滴也在進行造車計畫。一時間,中國大陸網路科技巨頭們似乎欲拉開架式,前赴後繼地投入這場智能新能源車產業的「眾神之戰」。但不少媒體或專家潑冷水,籲冷靜行事。
中新社報導,近幾年,大陸網路企業紛入局新能源造車。2019年開始,王興和美團為理想汽車補充11億美元;騰訊成蔚來汽車第二大股東,持股曾達16.3%;阿里一度是小鵬汽車最大外部股東,持有14.4%的股份。除了投資,還有親自下場造車的,先是百度、富士康分別聯合吉利造車,後有上汽和阿里打造的智己汽車2021年1月份發布。
「人民日報」相關評論稱,小米、百度等企業下決心跨界造車,主要推動力有三:一是資本。在資本市場投資者眼中,無論傳統汽車產業,還是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ICT(信息通信技術)產業,想像空間已逐步收窄,向智能電動汽車跨界換道是現實選擇。
二是時機。2020年,儘管受疫情影響,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依然增長了10.9%,歐洲市場更是猛增142%。可以說,進軍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最佳時間窗口已至。
三是條件。電動化帶來的汽車研發、供應鏈、製造、售後服務等領域的深度變革,正在將門檻逐步削平。以富士康為代表的專業代工模式的探索和興起,甚至會改變汽車產業的重資產屬性,輕資產、高利潤模式得以複製。同時,智能化、網聯化大潮正推動汽車進入全新形態。
但也有媒體提出擔憂:隨著產品銷售量的增加,互聯網整車廠需面對的是管理問題—售後服務。新能源汽車如若出現電池故障,必須返廠維修,大大增加售後成本。另外,由於新能源汽車架構基本採用模塊化處理,即區域獨立化,增加維修難度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軟體。軟體的迭代頻率要遠遠高出硬件,如果用戶規模成型,互聯網企業所面臨的服務器壓力是巨大的。

【聯合報。大陸新聞中心(2021.04.12)。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3/5381287?from=udn-catelistnews_ch2】

連鎖企業品牌故事

潮流探索

推薦刊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