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仲龍頭為何變零碳先鋒?周俊吉第一手告白:好公司不是比誰賺更多

身為營收規模最大、最會賺錢的產業龍頭,就是好公司?哪可不一定。房仲業龍頭──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,近日接受商周專訪時指出,好公司不是比誰有更多錢,而是比誰的社會貢獻更高。
「任何人或任何公司都沒有貢獻,那個存在本身才叫失敗,而不是說,你有更多的錢叫成功,沒有錢就失敗。」他說。
周俊吉說,40年前他創辦信義房屋時,不過是入行幾個月的小業務,無論經驗、資源都不如任何一家競爭對手,但這樣一家小公司能後發先至,成為產業龍頭,關鍵就在於以社會貢獻度作為核心競爭力。
他的實際做法,就是挖掘出產業發展必須改革的痛點,然後搶先別人去做,就像是用白紙黑字寫清楚的不動產說明書,解決買賣雙方資訊不公開透明的問題;或是能確保交易的成屋履約保證,減少交屋糾紛等,透過一個個符合社會倫理的創新革命,靠堆疊社會信任來帶動企業進步。
以前全球並未提倡ESG理念,但周俊吉的理念卻與此相符合。此理念隨著時代演變,9月7日,這家房仲龍頭成為落實淨零排碳的業界先鋒,它證明了,企業對社會與環境有貢獻,也能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。
受訪時他首度披露,信義房屋2019年買下的馬來西亞環灘島土地,剛啟動一個零碳島實驗計畫,為的是累積「藍碳」經驗(編按:指運用海洋及沿岸生態系從大氣中捕捉碳功能),未來可複製回台灣應用。
雖然這將使環灘島開發案的興建成本,比購地成本還高,使投資風險增加,但他相信,只要能搶先落實零碳島,能與傳統飯店業者做出區隔,反而是能兼顧企業、環境、消費者的多贏布局。以下為訪談摘要:
談初衷
我們要把自己那一份管好!
要進步,要有人去做對社會有幫助的事
商周問(以下簡稱問):服務業不像製造業有外在減碳壓力,信義房屋為何要自動自發拚減碳?
周俊吉(以下簡稱周):真的是人人有責,人人都有造成地球碳排放的增加,是導致極端氣候的原因,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,我們至少要將自己的那一份管好,不能說我們不是製造業就不做。
可是當社會要進步,一定要有人去做一些,過去沒有、可是你去做了對整個社會有幫助,或會對某個議題有幫助的事情,一定是要有人去做,我們就覺得,這個事情就該我們去做。
我們去做一個事情,如果都是別人已經在做的事情,嚴格講,這也不叫創業,因為你沒有創新,就不算創業,你的創業只是為了自己的好處來創業,就像華爾街金融風暴,他們創了很多衍生性金融商品,最後變成全球災難,所以創新如果以企業倫理為界線的創新,就不會造成問題,就會去改善原領域沒有做到的事情,能讓這個行業相關人都更好,各方都會來。
問:但明明房仲業只是銷售,並非排碳大戶,你們又何必多做?
周:如果說幾千年來人類社會有些進步的話,那應該就是有些人,願意去嘗試過別人沒做過、但做了以後會對人類社會更好的事情,人類社會才會螺旋狀的進步上來,當然不是直線性的上來,一定是有人不斷去嘗試創新,不然我們停滯在百年以前,嚴格說是兩百多年以前,是工業革命以後,那是一個很大的進步,慢慢整個世界改變了。
所以創新,是人類進步所必要的,但是一定要符合倫理的創新,否則的話,可能帶來災難。
談目的
要讓好生活能夠持續下去⋯
企業的存在無法帶來貢獻,才是真失敗
問:挑戰未知固然可以創新,但同樣也有風險,不怕還沒成功就失敗?
周:創新,它真的可能帶來風險,因為要投入時間、心力、資金,但不一定能如你期望的,在一定時間內就會有成效,這是創新的風險。可是反過來講,那沒有創新就沒有風險嗎?沒有創新還是一樣有風險,很多公司沒有創新也都倒掉了。
對!你創新,你有可能會失敗,假使說,你存在卻沒有貢獻,那是不是才是真正的失敗!
任何人或任何公司都沒有貢獻,那個存在本身才叫失敗,而不是說,你有更多的錢叫成功,沒有錢就失敗。你出生來幹什麼,從你在的社會跟你接觸到的人,如果能多好一點點,那就是來對的,不然就是來錯了。如果把這個抽象想法用到企業,你企業的存在如果沒辦法帶來貢獻,那這樣才是真正的失敗。
就像麥克‧波特(Michael E. Porter)講得「不敗的競爭優勢」,一個是要差異化,一個是低成本,你不斷走低成本的時候,總有一個下限,再怎麼低工資,也要符合最低工資,可是你去做差異化,你做的事情跟別人不一樣,你就有這個價值,就能被社會所認可,又能推動社會進步。
那所有的作為,都應該讓好生活能夠持續下去,我們以這樣主軸做所有的經營活動,就是想讓永續好生活能持續。
談利字
你要把利往上看一層!
短時間沒利益,長期對企業也是有利的
問:那該怎麼降低風險,提高成功機率?
周:把利往上看一層,跟別人的利就共通了,要讓你的同事,經紀人用店長的思維,店長用區主管的思維,就是代位思考,希望部屬用長官的角度看的事情。
碳足跡、減碳標籤的認證,也都是有這個想法,本身對信義沒有利益,但對地球事有利益的,短時間對企業沒有利益,那長時間對信義也是會有利的。因為環境變得更惡劣,大家對居住在這裡很痛苦,也不會有人來買房子。
就像RCA(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污染案)在台灣留下的災難,在當地造成汙染,最後整個小鎮還在,但沒人住了。如果當時有人想去爭取不要這樣做,說不定到現在小鎮都會有人住。
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,我們的人均碳排就降了一半了。我們在2004年,台灣企業家跟大陸企業家成立阿拉善環保組織,當時企業家60幾人,台灣占10幾位,前幾年,(在中國)有推企業社會責任小組,我擔任召集人,教做白皮書。
我們一定是從你內心想起,一直展現到具體行為。
比如淨零碳聯盟的名單,我們是裡面規模最小的,假如我們做得更好,影響力可以更大,我們是更早、願意投入的比例更大,規模我們完全比不上鴻海那些企業,但我們投入的占比更大,能帶來更大的影響力。
問:信義房屋很早期就將環境列為5大利害關係人之一,對內要求任何決策都要兼顧其利益,但在推行降低紙本派報的減碳政策時,不就與派報供應商的利益有衝突,這該怎麼辦?
周:這一類免不了,有時候不能很小的損失就不走,就叫他繼續做派報嗎?沒有意義,消費者也不看,他也要轉型,就算我們一家願意繼續做,他也沒辦法支撐下去。
談經營
從房仲業變成生活事業!
要建一個生態圈,讓幾百家供應商一起走
問:你很早就是開始參與環保與人權的社會運動,這經驗對企業經營有何影響?
周:那時環境議題真的被認為是環保流氓,之後參加綠島人權紀念碑,我小時候念初中,父親架上的書就是文星叢刊跟星光出版社的書,都是禁書啦,後來建碑的事,我猶豫了一下,還是答應(參加該人權紀念碑活動)。
從房仲業變成生活事業,開始做代銷、開發建設,兩岸都有蓋房子,之後希望建構一個居住生活生態圈,讓大小廠商有這樣的意識,能提供台灣有永續好生活,是未來的大方向。
我們很早跟供應商就有人權條款等,它要能接受,我們才找他們,能影響幾十家、幾百家共同在路上走。
問:信義房屋的減碳想法,對在馬來西亞買島蓋飯店的開發案也有影響?
周:那個島就是要做淨零碳排,我買島已經1年多,那個島有一些條件可以比較早做到,因為島很大,我們希望的房間數很少,島大就可以去種樹,所謂藍碳的概念,我們島周遭有些濕地、海洋裡面可以做些事情,本身就有固碳的能力,那個島,某種程度是我們的新事業,也是我們實驗的一個,它沒那麼快可以營運。
那麼大的島,環境負載力也低,用太陽能板也不會整個島都是,底下也都能做一些使用,共生也很頻繁,或做成溫室,我們那島上一定會有機種植,運輸距離最短最好,我們在上面種植,碳足跡會最少,蔬菜類就自給自足,蛋,我自己年輕時也當過養雞工人,也能弄不受環境影響的蛋雞場,正好是一個適合的機會可以做實驗。
(投資回本)會拉長,這個在規畫時,不考慮這個,但不管是太陽能上的投資,都會是成本比較高,綠電比一般電都貴,我們希望有多元再生能源,也會在那邊做生態保育,那邊有人來偷海龜的蛋,要做復育中心來保護他們,把傷殘的照顧好,再放回大海,那邊也會炸魚,也會做珊瑚復育。
在這個領域也是比較先進,有些做法也可以拿回來台灣做,也能保護自然生態、動物、植物等,所以我們放棄做(機場)跑道。
那個(觀念)先理順,不然會有糾葛,不然一個島為什麼不追求最大化?要有不同的想法才去做,不然就算是活著,也是失敗。身為地球人,一定要為地球盡一份力,這不能講嚴苛,人人都做好自己的那一份減碳,才能控制下來。

【商周。林洧楨(2021.09.07)。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carbon-reduction/blog/3007710】
 

連鎖企業品牌故事

潮流探索

推薦刊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