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連鎖餐廳食物縮水因應通貨膨脹

最近到餐廳用餐時,是否覺得盤子裡的東西越來越少?這不是你的想像——許多餐廳的分量確實越來越小,這就是「價格不變、分量減少」的縮水式通貨膨脹(Shrinkflation):你付出與以往相同,甚至更高的價格,但食物或商品的尺寸卻縮小。
飆漲的食物和汽油價格使美國通膨率達 40 年來的最高點,據美國政府的資料,外食的成本這12個月來增加了7.2%,餐廳的經營者擔心他們加價可能會嚇跑顧客,因此想出其他策略來降低成本。比如在美國的Subway餐廳,烤雞肉捲和三明治的肉量減少,達美樂的無骨雞翅分量由 10只減為8只,漢堡王的雞塊分量也減少,有些連鎖餐廳的沙拉分量也減輕。
餐廳賭的是比起漲價來,顧客不會在意少吃幾根薯條,或者三明治少一點餡料。波士頓學院的行銷學教授歐達巴耶娃(Nailya Ordabayeva)說,這種策略往往有用,因為這配合了大腦如何計算變化的方式。她說:「人們確實比較注意價格的改變,而忽略物體大小的變化。」
精明的購物者早就知道商家會藉著縮小分量來增加利潤,只是現在食物成本增長太快,因此這種做法越來越普遍,擴及餐廳和超市。比如美國開特力運動飲料最近淘汰了 32 盎司的包裝,改為 28 盎司。薯條、肥皂、乳液全都縮小變輕,甚至連衛生紙的張數都減少。
有時廠商會把這些變化歸因於供應鏈問題,甚至消費者的喜好。例如開特力說瓶子小更容易拿握。賽百味則說三明治夾肉的分量減少,是因要改善產品,而不是因為通膨。
 (取材自5月15日 Fortune,TCFA中文版權所有

連鎖企業品牌故事

潮流探索

推薦刊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