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圓貶值 零售業慎選漲價對象

日本零售和餐飲業者2022年6~8月的財報都出爐了。行動限制放寬後,百貨公司和服飾業的獲利改善,卻遇到日圓貶值,原物料成本升高。各企業都想靠漲價來改善業績,但也慎選商品,以避免造成衝擊。
《日經MJ》10月28日報導,日本零售業、餐飲業、服飾業等143家公司6~8月的財報顯示,淨利總共2734億日圓,比去年同期增加12%。不過獲利增加或轉虧為盈的企業占比為43%,比前一季的48%少。
服飾業者因為行動限制放寬,業績改善,迅銷、西松屋等31家服飾業者的淨利共500億日圓,比前一年同期增加62%。不過10家家居建材店的淨利共145億日圓,減少41%。主因是商品在中國等外國生產,急速日圓貶值導致採購成本提高。
日本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不含生鮮食品的綜合指數,比前一年同期上升3%,除了提高消費稅的1991年8月,這是31年1個月以來最大漲幅。而且美元兌日圓匯率一度升到一美元兌151日圓,是32年來首見;電費預料會上升。而對零售業來說,電費上漲是會影響產業結構的大問題。一些業者關燈、提高冰箱溫度、儘量不搭電梯等,但效果有限。
宜得利控股公司9月以1美元兌114.9日圓實施外匯預約,希望抑制日圓貶值的影響。10月以後以現貨交易,因此成本大增,難以維持低價,部分家具必須調漲10%~20%。
食品也開始漲價。帝國資料銀行指出,100家主要製造商10月共有6700項食品漲價,是人今年漲價商品最多的月份。7&i控股公司也在部份7-Eleven店內銷售旗下的低價自有品牌商品;Lawson把納豆、豆腐、衛生紙等約70項商品的漲價幅度壓到最低,甜點等附加價值高的商品,則要視銷售狀況來決定價格。
根據UBS證券的調查,如果漲價10%,36%的人會「減少購買頻率和數量」,高於「改買價格和品質較低的商品」(22%)。原本消費者會改買廉價品,但現在能源、食品等生活必須品都漲價,難以找到替代品。

[2022年10月28日/流通News]。

連鎖企業品牌故事

潮流探索

推薦刊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