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局整併潮持續 國內市場的3大觀察

台灣藥局市場的集團化、連鎖化大勢已定,除了大樹、諾貝兒、佑全等將在既有基礎下持續展店,也將招手現有獨立藥局,擴大加盟夥伴,新一波整併潮方興未艾。

★ 觀察1、整併潮還在持續
回顧台灣藥局前兩波整併潮,第一波在2009年到2013年,包括優盛在2009年整併佑全藥局,2010年生達併健康人生藥局,裕利2012年併躍獅藥局,2013年佑全藥局與健康人生藥局合併。

第二波則是2016年到2020年,除了大樹在2016年掛牌上櫃,杏一在2016年併達康美得藥局、2018年盛弘併購躍獅藥局、2019年大樹整併博登藥局。第三波則是從2021年開始,先是承業醫入股復康活力,健喬併購順儷健康,佳世達入股正光後接著入股丁丁藥局。

在跨品牌部分,佑全與日本札幌藥妝合作,日本Sugi杉藥局也成為大樹股東。統一企業集團美麗事業旗下的康是美跨入藥局市場、屈臣氏也宣布要開藥局門市。

但2021年開始的這一波整併潮還沒結束,因為諾貝兒與佑全相繼掛牌上櫃,有了「富爸爸」集團的資源,加上資本市場的資金,將持續擴大市場版圖。諾貝兒董事長張振興表示,未來將以展店、加盟、策略聯盟三路並進,力拚據點倍數成長。

佑全董事長鄭振文也指出,接下來的展店將以佑全保健藥妝、札幌藥妝為主,約以10%到15%的速度展店,至於旗下健康人生藥局是屬於較小的店型,未來會由健康人生擴大延攬獨立藥局加入加盟體系。

★ 觀察2、前兩大將是主要獲利者
絕大多數以自建門店而非透過併購的大樹分析,依台灣實際消費人口來看,若維持8,000家藥局,將讓每家藥局約可服務到3,000人,因為依照美國、日本等其他國家現況,若服務人數低於3,000人,藥局都不會穩定存在。

「零售業向來不是個雨露均霑的行業,市場紅利將集中在前兩名業者,是個大者恆大的產業。」大樹董事長鄭明龍點出零售市場的殘酷事實,以目前台灣1萬家藥局,每家服務人口約2,200人偏低,因此合理的藥局家數約8,000家,每家可服務3,000人以上的消費者,較符合國際趨勢。

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認為,就像便利商店有統一超商、全家兩大集團齊頭並進、良性競爭,對產業而言是健康的大方向,集團化也會更有競爭力,得利的將是消費者。

若以藥品銷售為主要業務、已掛牌的業者來看,2023年大樹每股稅後純益6元,略低於前年的6.39元。諾貝兒公布最新到2023年前3季的財報,每股稅後純益5.03元,低於前年同期的9.56元。佑全到2023年前3季的每股稅後純益為0.22元。

★ 觀察3、人才、成本競爭挑戰重重
幾家連鎖藥局2023年獲利不如前年,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少了疫情紅利,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投入展店,面臨的是租金及人力成本上揚,而且新門市要經過一段虧損期才會進入穩定獲利。

分析師認為,以婦嬰用品銷售為主的藥局,近年因應少子化,都朝樂齡、銀髮市場發展,雖然整體市場仍在成長,但各家銷售商品重疊性高,如處方籤用藥、保健食品等,競爭日益激烈,因此業者積極透過集團化的資源,以降低採購成本並創造差異化。於

另一方面,藥局的經營必須要有藥師,而現有藥學系的藥學生乃採總額管制,因此藥局必須想方設法留住優秀的藥師。包括諾貝兒30年前即開放員工認股,並持續提供在職訓練,提升藥師職能;佑全除了與藥學系的學校合作,也發行員工認股憑證,希望藉此留才。 

【經濟日報。何佩儒(2024.03.14)。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11162/7830344?from=edn_newestlist_vip】

連鎖企業品牌故事

潮流探索

推薦刊物